黄遵宪(1848年4月27日~1905年3月28日)晚清诗人,外交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字公度,别号人境庐主人,汉族客家人,广东省梅州人,光绪二年举人,历充师日参赞、旧金山总领事、驻英参赞、新加坡总领事,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,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。工诗,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,有“诗界革新导师”之称。黄遵宪有《人镜庐诗草》、《日本国志》、《日本杂事诗》。被誉为“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”。

科举路上徘徊

  在家庭的影响下,在塾师的指导下,黄遵宪的学习不断有长进。在封建社会里,知识分子大都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挤进官僚阶层。明清以后,适应封建制度的发展,建立了一套比唐宋时期更完备的科举制度。为培养驯顺的 奴才,统治者特别看重八股文、试帖和楷法。所谓八股文,指的是考试中 “代圣贤立言”的文章。全文除首尾外,分八段,每两段必须逐字成对。题目都是出自 “四书”、 “五经”,考生对题目的理解只能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依 据。所谓试帖诗,也同八股文一样,必须按一定的格式,可以说就是在做一种没有实际内容的文字游戏。这种考试分为三级:院试,考中了是秀才;乡试,考中了是举人;会试、殿试,考中了是进士。 黄遵宪所受的教育,决定了他不可能不走科举仕途的道路。

  然而,黄遵宪所处的年代,正是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化的时代。就在黄遵宪出生的前8 年,即 1840 年,爆发了鸦片战争。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,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 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,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丧失,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,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。民族矛盾的加深,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。黄遵宪出生后第三年,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――太平天国革命运动。太平天国政权存在了 14 年,太平军纵横18 个省,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。社会动荡不安,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意识开始发生了变化。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,开始了解世界,并提 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,认为不能以天朝大国自居。他们对于清朝政府的腐败, 深恶痛绝,呼吁强国强兵,抗击外来的侵略。

  面对民族危机、社会动荡,黄遵宪也认真思索起来。他在一首诗中写道:“世儒诵诗书,往往矜爪嘴。昂头道皇古,抵掌说平治。”诗中批评了只知 道熟读古书高谈阔论的人,认为想用古代的办法来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。诗 中又写道: “儒生不出门,勿论当世事、识时贵如今,通情贵悯世。”进一 步说出了他的主张:要治理好国家,必须了解当今世界的情况。 1867 年,黄遵宪参加院试,入州学,当了秀才,取得了参加乡试考举人 的资格,同年秋即赴广州应考,没有考中。 1870 年,黄遵宪第二次去广州应考,结果又名落孙山。广州是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,也是军事要地, 又是林则徐禁烟、关天培等爱国将领抗击外国侵略的地方。黄遵宪在广州的 逗留,使他写下了《羊城感赋》的组诗,其中一首极力赞扬了关天培 的英勇 和将略,歌颂了这位光荣殉国的英雄。由广州回家的途中,黄遵宪到香港作了一次短期旅行。他看到昔日祖国的海岛,今已是外国人的乐园,香港的中 国人受着殖民统治。更可悲的是,英国殖民者已把香港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 的基地。大批的鸦片烟,正准备运往内地。黄遵宪心情十分沉痛,他写了《香港感怀十首》,字里行间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愤懑情绪。 屡次考试不中,使黄遵宪精神上非常痛苦。以后几年中,黄遵宪一方面 对埋于案头,作八股吟诗赋,消磨宝贵的生命,心有不甘,鄙弃科举的念头来越强烈;一方面又抱着一种渺茫的希望,几乎是无可奈何地进行准备, 参加下一次的考试。

  1873 年黄遵宪 26 岁时,考取了拔贡生,按当时考试的办法,凡得到 “监生”、 “贡生”头衔的,都可以参加顺天(清朝沿用明朝旧制。以北京为顺天府)乡试。 1874 年春,黄遵宪启程去北京。当时他父亲正在户部任职,也在北京,于是爷儿俩生活在一起。由于黄鸿藻的薪俸不多,所以他们的生活很简朴。在北京,黄遵宪交了一些朋友,还结识了一些官场上的人物,这对 他以后的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特别是1876 年,他随父亲到山东烟台作了一次漫游,见到了洋务派官僚张荫桓、李鸿章等人。所谓洋务派,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随着清政府内外交困,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官僚主张利用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,维护清朝的统治。他们与顽固派盲目排外,仇视一切外洋事物不同,提出 “师夷长技以自强”的口号,掀起了洋务运 动,先后创办 一些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。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,对处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,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。 黄遵宪在他们面前侃侃而谈,引起了他们对这位年轻人的兴趣和注意。李鸿章竟当着别人的面称道黄遵宪为 “霸才”。以李鸿章当时权势和地位, 能如此推重黄遵宪这样一位初出茅庐的后辈,使黄遵宪大有 “知遇”之感。 这是黄遵宪和洋务派发生联系的开始。 同年秋,黄遵宪犹豫再三,还是参加了顺天乡试。结果这一次被录取为第141名举人。

  1877 年,黄遵宪的同乡、翰林院侍讲何如漳,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任驻日公使。他熟悉黄遵宪并了解他对时务的见解,所以邀请他一起去日本。黄遵宪考取举人后,家人都希望他再考进士,加上当时中国是一个屡战屡败的弱 国,处在列强虎视眈眈之下,清朝的许多大臣对国际形势又茫然无知,造成 外交活动的困难,所以参与外交活动是很不利的,对个人来说甚至是危险的。 为此家人反对他去日本。黄遵宪没有胆怯畏缩,爱国主义的思想使他充满着 信心和勇气,去担负艰巨的外交工作。他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反对,毅然抛弃 科举仕途,选择了到海外从事外交工作的职业。经过何如漳的推荐,黄遵宪被任命为驻日参赞官,随行出使日本。 出使前夕,黄遵宪的心情非常激动,多年来,科举考试的折磨给他带来的痛苦,似乎都消除了。他对着自己的像片,写道: “如此头颅如此腹,此 行万里亦奇哉,诸公未见靴尖??,待我扶桑濯足来。”中国古籍里称日本为扶桑,黄遵宪风趣地表示要去扶桑洗脚,表达了他希望在对日外交工作中施展才能,实现抱负的心情。

诗词里
© Copyright 大只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3885号